广州正道科技有限公司
    • 网站首页
    • 公司简介
      公司简介
      企业文化
    • 产品展示
      文化
      中心
      综合
    • 新闻动态
      公司新闻
      行业新闻
    • 成功案例
      成功案例
    • 客户服务
      售后服务
      技术支持
    • 人才招聘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  联系我们
      在线留言

    新闻动态Site navigation

    公司新闻
    行业新闻

    联系方式Contact


    地 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
    电 话:020-123456789
    网址:shhqbjt.cn
    邮 箱:admin@aa.com

    网站首页 > 新闻动态
    新闻动态Welcome to visit our

    到这座博物馆,赏“千峰翠色”

    分享到:
      来源:广州正道科技有限公司  更新时间:2025-05-11 03:33:17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】

      图①:三件“镇馆之宝”。千峰翠色

      金凯华摄

      图②:歌舞剧《陌上花开》海报。到座

      杭州歌剧舞剧院供图

    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功臣山下,博物林木葱郁,馆赏碧水潺潺。千峰翠色坐落在这里的到座吴越文化博物馆,位于临安博物馆主体展馆北侧,博物是馆赏全国首个吴越国国史专题博物馆。自去年10月开馆以来,千峰翠色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。到座“我是博物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。”一名从上海专程赶来的馆赏游客说。

      展出的千峰翠色150件一级文物,大部分是到座首次亮相

      吴越文化博物馆65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,是博物临安博物馆主体展馆展陈面积的近2倍。博物馆中,“吴越千秋——五代十国时期的东南乐土”展共展出350件(套)文物,其中有150件一级文物,大部分是首次亮相。

      荷叶座鎏金铜架光彩夺目,银盒里的丝带残片精致细腻,刻花玻璃盘晶莹剔透……这里展览的文物种类丰富,包括瓷器、金银器、玉器、漆器、水晶、玻璃、丝织品及石构件。

      “走进吴越文化博物馆,如同翻开一本有关吴越文化的百科全书。”吴越文化博物馆馆长鲍伟华说,展览分为“百年有待——吴越国历史揽胜”和“一脉风华——吴越国文物观止”两大板块,系统展示吴越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面貌。

      “吴越国遗迹遗物的丰富性、完整性和珍贵性都很高。”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、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主任黎毓馨说,吴越国在文学、艺术、科技等诸多方面都有成就,遗存至今的精美器物,在风格上承唐启宋,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艺术审美水准。

      3件“镇馆之宝”,展现秘色瓷风采

      细颈盘口瓶、花口碗、瓜棱双系盖罐、葫芦形执壶、夹耳带流盖罐……吴越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个系统展示秘色瓷精品的博物馆,上百件秘色瓷珍品令人叹为观止。

      “九秋风露越窑开,夺得千峰翠色来。”在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笔下,秘色瓷犹如郁郁葱葱的峰峦之色。只有上佳精品的越窑青瓷才能被称为“秘色瓷”。

      “秘色瓷发端于中晚唐,繁盛于吴越国时期,是我国古代制瓷工艺的一个高峰。精选的优质瓷土、釉料经过筛选和提纯,将瓷器装入特制的瓷质匣钵中烧制,才有青色纯正、釉色莹润的秘色瓷诞生。”吴越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吕彬说。

      博物馆二楼的独立展厅内,展出了3件“镇馆之宝”。这些文物出自五代吴越国王钱镠之母水丘氏墓,分别为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、秘色瓷褐彩云纹油灯、秘色瓷褐彩云纹盖罂,是晚唐秘色彩绘瓷的典范。

      尤其是高66厘米的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——集镂空与釉下彩绘于一体,以荷莲和如意云纹为主要装饰图案,将釉下褐彩、镂刻、阴刻等多种工艺融为一体,由盖、炉、座3部分组合而成。胎色灰白,胎质细腻,器盖上的釉色呈现出青翠且滋润的色泽,是唐代越窑青瓷工艺的巅峰之作。

      “以秘色瓷为代表的越窑青瓷,不仅反映了当时吴越国的社会生活,也成为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,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在世界广泛传播。”黎毓馨说。

      从博物馆到歌舞剧,传统文化融入生活

      展厅内有一件备受游客喜爱的文物——一只憨态可掬的水晶狮子。这只由透明水晶雕琢而成的狮子,不过一拳大小,乖乖蹲坐,耳朵贴在脑袋上,眼睛看着前方。以此为灵感,博物馆打造吴越文创“狮如意”,衍生出水晶狮子镇尺、三色盲盒、挂饰等文创产品。

      博物馆积极推动吴越文化元素的创新利用。从做工精美的胸针、发簪、丝巾,到秘色瓷皮囊壶等比例缩小的立体冰箱贴,以及秘色瓷主题杯垫和贴纸……50余款吴越文化标志性文创产品十分热销。

      数据显示,去年开馆以来,吴越文化博物馆已接待观众超15万人次。从吴越文化博物馆出来,可以顺便游览婆留井、功臣塔、吴越国王陵……映入眼帘的各类历史遗迹,继续讲述着丰富的吴越文化。附近的衣锦街上,古水渠与吴越元素的雕刻交相辉映,将旅游景区、千年古城、城市商业等进行有机串联。

      从歌舞剧《陌上花开》首演,到出版“吴越历史文化丛书”,再到推动《钱氏家训》进学校、进社区等“五进”工作……近年来,临安区积极统筹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,让吴越文化融入百姓生活。

      “文化地标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,更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。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,用好传统文化资源,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”临安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    上一篇:“老手艺”创造“新经济”——古老非遗扮靓产业新景
    下一篇:新车刹车片竟装反 4S店有过错需担责

    相关文章

    • 付“现金”返“摩豆” “摩捷出行”被指强制消费
    • 农资到家 农机到位 农技到田
    • 春耕抢农时 江淮沃野种下希望
    • 手机莫名遭遇“呼死你”消费者质疑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泄露个人信息
    • 红包打折套路多 现金不够消费贷 双11购物五大陷阱要当心
    • 首次“双收”迎增收——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
    • 3份婴幼儿食品涉嫌非法添加 涉及“纽贝乐”“小葵花”等品牌
    • 防汛救灾 坚守一线 河南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
    • 辽宁沈阳:保驾护航中高考餐饮安全
    • 江苏淮安消保委开展口腔医院消费调查 六成消费者认为收费不透明

    友情链接:

    • Piacontact中途改规则 美瞳不那么“美”
    • 老外不远万里来“取经” 《黑神话:悟空》制作人谈出圈密码
    • 怎样判断是不是文物?哪些文物不允许携带出境?一文Get
    • 极光之夜·大学生微电影嘉年华将在合肥举办
    • 舞剧《大足石刻》亮相: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
    • 上海市场主体突破318万户
    • 保险护航 安心“种粮”
    • 福建厦门给16家“党员诚信示范(店)企业”授牌
    • 上网功能关闭依然产生流量 消费者质疑中国移动乱扣费
    • 圩美·磨滩:小村庄里的大变化
    • 【我们这些年俗】撰“联”
    • 陶渊明的桃花源到底长啥样
    • 网络中国节·清明
    • 号称“预防近视” 酸奶广告如此宣传涉嫌违法
    • 圩美·磨滩:小村庄里的大变化
    • 中消协启动2022年度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
    •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“文化DNA”
    • “金石榴”短片盛典:首倡以AIGC技术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传播
    • 安徽有23地上榜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、超亿元村
    • “百村记录计划”展现乡村振兴历程
    • 天坛 除了祭天还有这些你不知道的故事
    •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:“历史奔现”背后的“精神寻根”
    •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安徽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
    • 梁保华:30年不忘初心的基层消费维权“活雷锋”
    • 720余件精品汇聚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
    • 浙江建德新叶“三月三”续写非遗传承新篇章
    • 上网功能关闭依然产生流量 消费者质疑中国移动乱扣费
    • 犁田歌声画中来——古画里的春耕
    • 价格虚高 免费变收费 清单明示不全 阿芙精油盲盒套路深
    • Piacontact中途改规则 美瞳不那么“美”
    • 新会书院里的邕剧传承
    • 村子很“潮”:安徽归巢游子“唤醒”青山
    •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、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
    •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舆情监测报告 出行体验、观影服务成吐槽热点
    • 网络中国节·清明
    • 圩美·磨滩:小村庄里的大变化
    • 党的二十大代表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
    • 打传警示录 | 谨防传销披上环保外衣骗人
    • 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发布
    • “金石榴”短片盛典:首倡以AIGC技术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传播
    • 婚介公司为女子介绍已婚男士 法院判决退还2万余元服务费
    •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•我们的新时代|乡野抽检 擘画青春瑰丽画卷
    • Piacontact中途改规则 美瞳不那么“美”
    • 2万元的“可喜安”治疗仪能治病?
    • 江西南昌:“洋中医”进修 “解锁”中医新技法
    • 【我们这些年俗】撰“联”
    • 两幅《清明上河图》有何不同
    • 老外不远万里来“取经” 《黑神话:悟空》制作人谈出圈密码
    • 青铜器“生病了”怎么办?来看“文物医生”如何“治疗”
    • 两幅《清明上河图》有何不同
    公司简介|产品展示|新闻动态|成功案例|客户服务|人才招聘|联系我们

    Copyright © 2017 Powered by 广州正道科技有限公司   sitemap

    0.0886s , 9184.8046875 kb